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工业数据治理体系建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Author 李铮,刘迎
1 引言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新的数据采集与使用方式不断创新传统生产方式和制造流程,工业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有力推动了制造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更有效率、更加精准的资源配置,在极大促进了全社会要素资源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高效化利用的同时,也面临着泄露、过度或非法利用的风险。全球领先国家在强调工业数据价值挖掘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强调数据开放共享,并将工业数据治理作为发挥数据流通活力的重要抓手,我国也在2019年发布了《工业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推动工业大数据资源共享流通、提升工业大数据资源管理能力、完善工业大数据治理规则等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面对工业数据开放共享的发展需求,从开展数据治理的必要性角度切入,重点梳理发达国家和领先企业的先进实践经验,并就促进我国工业数据开放共享、建立数据治理体系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2 数据治理是推动工业数据开放共享的重要前提
2.1 从企业自身基础看工业数据开放共享面临的“严、繁、杂、散”困境
(1)“严”:数据在利用过程中需要保证企业对产品工艺、生产流程、质量管理等核心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安全可控。
(2)“繁”:工业数据相较其他行业,具有来源杂、批量大、频率高、维度多等特点,共享价值评估难度较高。
(3)“杂”: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工业数据在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可能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错误数据、异常数据、缺失数据等脏数据产生,无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4)“散”: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部门间、企业间数据互通又存在标准缺失、风险较大等问题,导致难以进行数据整合和开放共享。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治理规范加强工业数据的管理体系,为下一步开放共享打好基础。
2.2 新技术发展应用为工业数据安全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更多的传感器和控制的引入、云平台的广泛应用、通用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进一步软件化等,传统工业控制的专有性和封闭性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设备、系统、生产和服务过程暴露在工业互联网上,数据安全保护面临威胁。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将有利于提升工业数据保护过程的严密性和合规性,明确相关各方主体的安全保护责任,进一步实现风险管理和价值挖掘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European Commission.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n A Framework for the Free Flow of Non-Personal Data in the European Union[B], 2018.
[2] European Commission.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Data[B], 2020.
[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Industrial Data Space: Digital Sovereignty Over Data[B], 2016.
[4] 魏凯. 工业大数据应用的四大挑战[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19(5):8-10.
[5]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工业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现状调查报告[R], 2018.
[6] 王晨, 郭朝晖, 王建民. 工业大数据及其技术挑战[J]. 电信网技术, 2017(8):1-4.
作者简介
李 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研究部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等。
刘 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研究部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
论文引用格式:
李铮,刘迎. 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工业数据治理体系建设[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0(4):15-17.
本文刊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0年第4期
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定位于“信息通信技术前沿的风向标,信息社会政策探究的思想库”,聚焦信息通信领域技术趋势、公共政策、 国家/产业/企业战略,发布前沿研究成果、焦点问题分析、热点政策解读等,推动5G、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引导国家技术战略选择与产业政策制定,搭建产、学、研、用 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校 审 | 陈 力、珊 珊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新基建》专辑
点亮在看共渡难关